枕山

传记

(在做物理和写日记之间徘徊了很久,最终还是选择写日记。其实完全没有矛盾的理由啊,物理可以明天做;日记不写,过了这个点儿就没这种喷薄欲出的心情了。)
晚上看了两部电影,《模仿游戏》和《万物理论》,特地关了灯光拉了窗帘,莫名营造出窥视般的忐忑感。看了之后再开灯,心境早截然不同了,只觉得做这四个小时的局外人使人颇有几分"曾经沧海难为水"的耿耿于怀。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还是难以承受高度集中的离合悲欢,看完后竟疲惫得不愿意多说。
《模仿游戏》在克里斯多夫和图灵悲剧性的收场上很出色。之所以仅仅用"出色"来形容,是因为看到克里斯多夫完工,转子停止传动的"咔擦"的一瞬间,心里的震撼和狂喜像是亲历了它被创造的整个过程;又想起李世乭围棋甘拜下风的新闻,看到机器与机器的对战总免不了旁观者的叹服和感怀。而图灵对克里斯多夫近乎痴狂和依赖的心情,还有剧末形容枯槁的孤零零的背影,在隐入了克里斯多夫的黑色落幕里显得不堪一击。"有时候,正是人们认为的那些无用之人,才成就了无人所成之事。"这句在电影了反复出现三次的箴言,不如说是对图灵一生的注解。
相比之下,《万物理论》的光线充满温情,摄影师在每一帧画面的摄制中都饱含诗意,即使霍金的身躯逐渐萎顿,画面都温暖得一如往昔。小雀斑的演技不用多说,五体投地;配乐也是真正的奥斯卡级别,像是卡萨尔斯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,降了噪后的时空穿越感。低吟浅唱的乐曲反而衬得情感无言的浓厚。
而整部电影中最大的妙笔在于最后的时空回溯。斯蒂芬和简在皇家花园里,看着孩子们从花园里欢笑着跑来;然后时间倒流回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的夜晚,"I have loved you.I did try my best."的告别的独白;回到斯蒂芬突然病重躺在手术台上,医生的手术刀尚未划开他的喉管;回到他初患帕金森,被告知只有两年可活的年轻时代,他和简不顾一切地为了爱情决定共度余生;回到舞会上烟花漫天,将星焰渐渐从夜空收拢,星空的轨迹愈发明晰;回到他们相识的第一眼,隔着人群、昏暗灯光和烟雾,两人宿命般的相望。
那个时候,所有的苦难都还不值一提。用古代的诗句来形容的话,就是"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"了吧。
整部电影相对于科学理论而言更侧重于言情,真实性和还原性较佳,和《模仿游戏》中刻意塑造"不食人间烟火"的科学家这一点相比略胜一筹,同时剧情和配乐方面也一等一迷人。
到底是悔恨没有早入门,否则看了这两部电影后衬时间不晚,刚好看几页《阿西莫夫:永恒的终结》再活络活络脑神经,也比空自叹息好得多(今天读到一篇帖子,里面谈到读书的第三重境界就是《理想国》一类的思想哲学类书籍)。
只知道人的一生,居然还可以活得如此又浪漫又孤绝。在理论的层层包裹之下,一颗心竟有不逊于俄耳浦斯的热爱和义无反顾。

评论

热度(3)